水華[自然現象]

水華[自然現象]

水華(Water bloom)或明確的藻華(Algal bloom),學術名詞為“水體富營養化”,是發生在淡水中,由水體中氮磷含量過高導致藻類突然性過度增殖的一種自然現象,同時也是一種二次污染。通常水的顏色呈現出綠色或藍色。

基本信息

簡介

(圖)藍藻水華藍藻水華

水華是淡水中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涉及到的藻類有藍藻(即藍細菌)、綠藻硅藻等。自然形成的水華現象會很快消失,並不會帶來環境影響。

而人為的往水體中排放氮素(主要是銨鹽硝酸鹽亞硝酸鹽)和磷素(主要是正磷酸鹽和各種形態的磷酸鹽),使得淡水富營養化,超出環境容量和自淨能力,“水華”頻繁出現,面積逐年擴散,持續時間逐年延長。中國的太湖滇池巢湖洪澤湖都有水華現象。

水華現象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公害,美國、日本、中國、加拿大、法國、瑞典、挪威、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韓國、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水華現象發生都很頻繁。

歷史

關於水華,人類早就有相關記載,如《舊約•出埃及記》中就有關於水華現象的描述:“河裡的水,都變作血,河也腥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這裡的水了”。在日本,早在騰原時代和鐮時代就有水華現象方面的記載。

1803年法國人馬克 • 萊斯卡波特記載了美洲羅亞爾灣地區的印第安人根據月黑之夜觀察海水發光現象來判別貽貝是否可以食用。

1831—1836年,達爾文在《貝格爾航海記錄》中記載了在巴西智利近海面發生的束毛藻引發的水華現象事件。

據載,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發現水華現象現象,一些古書文獻或文藝作品裡已有一些有關水華現象方面的記載。如清代的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就形象地記載了與水華現象有關的發光現象。

危害

水華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飲用水源受到威脅,藻類毒素通過食物鏈影響人類健康。例如藍藻的次生代謝產物能損害肝臟,有致癌可能性。

治理

(圖)藍藻水華藍藻水華

水華治理主要就是控制水裡的磷和氮。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採用控磷法治理水華。

(1)採用物理方法:

撈取水體中的絲狀藻類和其它漂浮物。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循環過濾的方法去除水藻。

(2)採用化學方法:(經常使用容易引起化學物質積累,造成二次污染;藻類等浮游生物產生耐受性,微生物變異等後果)

使用硫酸銅、季銨鹽、活性劑、高錳酸鉀、聚合氯化鋁、硫酸亞鐵等化學藥劑,對過多的浮游生物、藻類進行殺滅、絮凝、沉降等手段,能夠比較迅速改善水質,看到效果。

但是,這些效果只是暫時的、局部的,由於沒有從根本上消除降解營養源,原來水體中的底等生物抗污染抗殺滅的能力比較強,一旦這些藥劑的濃度減低、反應作用弱化後,這些低等生物又會迅速生長,恢復原樣。

更要注意的是,這些化學藥劑的經常性、長期性使用,會引起化學物質的積累,引起水體中毒,造成二次污染,要謹慎套用。

(3)採用複合方法:

用含有微生物菌劑的黏土來吸附包裹水體中的藻類,然後用絮凝劑絮凝沉降已經包裹住藻類的黏土,阻斷藻類生長的光照條件,達到把藻類從水體中均勻分布的狀態中聚集與水體分離的目的,增加水體的透明度。以上方法能夠明顯改善水體的感官指標:提高透明度、減少異味和減低臭味;能夠降低水體的污染指標:降低DOD、氨氮等。

(4)採用微生物的方法:

①曝氣復氧:通過設備或其它手段,對水體曝氣復氧是一個基本的措施。其作用是多方面的綜合性的。
②在水質沒有達到一定的健康水平的情況下,在此階段可以布置一定量的人工水草,模仿污水處理中的掛膜技術,為微生物的寄居、生長、作用創造人工條件。(細菌的懸浮生長型和細菌的附著生長型)
③投放微生物菌劑:根據水質分析報告的結果,分析水體中COD、氨氮、總磷、亞硝酸鹽的含量等主要水質指標,情況以及它們之間的含量比例的情況,分階段針對性的投入回響的微生物菌劑。

其主要成分就是:複合芽孢菌、酵母菌、聚磷菌、消化細菌和反消化細菌,當然同樣的菌種又分為不同的菌株,其功能和作用各不相同。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逐步消解和降低水體中的含量,並且能夠平衡穩定這些元素的在水體中的含量和比例。

投加微生物菌劑主要達到2個作用,一是激活原水體和底泥中的土著微生物,其中有厭氧細菌兼氧細菌和好氧細菌,分別對水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有機物分子、無機分子,進而分解成單體分子進入生態體系的循環鏈。厭氧菌和兼氧菌把水體中的有機物最終分解成甲烷、硫化氫、二氧化碳等;好氧菌把水體中的有機物最終分解成單質的氮氣、二氧化碳和水。

二是通過投加的微生物菌種來補充水體種缺乏的某些關鍵的微生物和營養物質,並逐步馴化、增殖、傳代、繁衍從而形成適合水體特定生態環境的相對平衡和完備的優勢菌群,達到菌相平衡和藻相平衡,協同分解水體中的有害有機物。

(5)採用生物技術(建立人工生態系統)的方法:

採用以上4種方法和手段還不足以恢復和維持水體的自潔能力,要使水體進入比較良好的狀態,接下來必須進行生物治理的方法。逐步建立起一個人工生態系統
①種植水生植物:選種和當地水體和觀賞相適應的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和觀賞性植物。水生植物的作用是綜合性的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
②投加適量的魚蝦苗:魚蝦是生物鏈中最典型的消費者,它們能將植物狀態的碳水化合物、初級蛋白質和脂肪轉化為高級蛋白質和脂肪。食草性魚類,如草魚、等;雜食性魚類,如鯽魚、扁魚等;肉食性魚類,如烏青、黑魚、桂魚等;還有的是專門吃浮游生物的,如鰱魚鱅魚等。在放養魚蝦時,要注意食草性、食雜性、食肉性之間的搭配。放養數量要與水體面積相適應;還要控制魚蝦的生長繁殖。水體中養殖魚蝦可以消耗水體中碳水化合物、初級蛋白質和脂肪,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中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密度;同時,還能為同類提供食物。魚蝦在的水裡自由洄游,增添了水景的觀賞效果。
③投加適量的螺螄、蚌等貝殼類底棲動物:螺蚌等貝殼類動物和大量的底棲動物,在水底形成了另一個世界,它們既相輔相成,又消耗著大量剩下和留下來的枝葉、殘體、屍體和排泄物,有一部分的小型無脊椎動物,還兼有將有機物質進行分解的作用。它們的分泌物是良好的生物絮凝劑,對水體中的有機和無機的懸浮物起到凝聚沉降作用,提高水體的透明度。
④水體面積大的還可以養殖適量的水禽。

形成多條食物鏈:綠色植物被草食動物所食,草食動物被肉食動物吃掉,植物和動物殘體又可為小動物和低等動物分解,這種吃與被吃而形成了食物鏈關係。其中的有機污染物不僅被細菌和真菌降解淨化,而其降解的最終產物,一些無機化合物作為碳源、氮源和磷源,以太陽能為初始能源,參與食物網中的新陳代謝過程,並從低營養級到高營養級逐級遷移轉化,最後轉變成水生作物、魚、蝦、蚌等產物。

在這個人工生態系統中,不僅有分解者生物、生產者生物,還有消費者生物,三者分工協作,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更有效的處理與利用,並由此可形成許多條食物鏈,構成縱橫交錯的食物網生態系統。如果在各營養級之間保持適宜的數量比和能量比,就可建立良好的生態平衡系統。從而保持維繫水體的健康穩定。

生物鏈的存在,促使生態環境中簡單的無機物質→有機物質→簡單無機物質……周而復始地反覆循環,形成了通常所說的生態平衡。

⑤管理經常化日常化
由於城市的水體普遍都比較小,環境容量、納污能力也相當小,建立起來的人工生態體系相當脆弱,容易受各種因素的環境污染的衝擊,從而切斷生物鏈,導致整個生態體系受到破壞。
水體的維護要建立日常化經常化的跟蹤監測干預機制。通過人的努力,科學管理,在河道、湖泊、水體中維繫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生物鏈,並積極地、經常不斷地進行必要的干預,促使其達到平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